赣州市赣县区第二中学2025-2027年校服选用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赣县区第二中学2025-2027年校服选用

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学生校服管理工作,优化校服管理机制和校服采购流程,充分保障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服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依据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通知》(赣教评规字〔2023〕1号)及赣州市教育局、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小学生校服规范管理实施办法》(赣市教学服字〔2023〕10号)的通知,赣县区教育科技体育局、赣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赣县区中小学生校(园)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赣县教科体字〔2023〕41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校服种类及款式

夏装校服、春秋季校服、冬季校服。

各不同季节校服款式详见附件1。

二、校服质量技术参数

1.校(园)服安全与质量。应符合《中小学生校服》(GB/T 31888-2015)、《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18401-2010)、《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31701-2015)、FZ/T70010-2006《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GB/T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选购的校服应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GB/T 31888-2015标准所列的全部项目。

2.校服质量技术参数:

(1)夏季校服: 功能性面料≥200ɡ/㎡,纤维含量:棉:上衣≥60%,裤子≥40%,针织类(长度、宽度)-4.0~+2.0,机织类(长度、胸宽)-2.5~+1.5,机织类(腰宽、领大)-1.5~+1.5,毛针织类(长度、宽度)-5.0~+3.0。

(2)春秋季校服: 氨纶健康布,≥300ɡ/㎡,纤维含量:氨纶≥5%,针织类(长度、宽度)-4.0~+2.0,机织类(长度、胸宽)-2.5~+1.5,机织类(腰宽、领大)-1.5~+1.5,毛针织类(长度、宽度)-5.0~+3.0。

(3)冬季校服: 上衣外套面料:功能性复合布,100%聚酯纤维,机织:≥130ɡ/㎡,上衣内搭面料:摇粒绒,100%聚酯纤维,≥280ɡ/㎡(可脱卸),裤子:聚酯纤维、复合摇粒绒,氨纶≥4%,≥300ɡ/㎡,针织类(长度、宽度)-4.0~+2.0,机织类(长度、胸宽)-2.5~+1.5,机织类(腰宽、领大)-1.5~+1.5,毛针织类(长度、宽度)-5.0~+3.0。

三、价格区间

1.夏季校服:60-70元/套

2.春秋季校服:80-90元/套

3.冬季校服:145-165元/套

四、服务年限

合同期限为三年(合同采取一年一签,为充分保障新生家长选购校(园)服的权利,三分之二以上新生家长同意采购校(园)服,以及已订购校(园)服的学生和家长对校(园)服的满意度占比达85%以上,可以续签一年,最多三年,否则,合同终止,重新进入校(园)服采购流程。)即:2025-2027年(合同生效日至2027年12月31日)。

五、校服选用采购流程

(一)集体决策

学校党组织会议集体决策校服选用采购事项,在深入论证、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选用需求(包括校服种类、款式、质量技术参数、价格区间等),并制定工作方案。学校党组织会议纪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并向家长、社会公开。

(二)征求家长意见

将学校党组织会议决策的校服选用工作方案向所有家长征求意见,征得三分之二以上(含)家长同意后进入选用采购环节。家长表决结果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并向家长、社会公开。

(三)组建选用组织

学校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与社会代表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选用、采购、监督等工作,其中有意向购买校服学生的班级每班家长代表不得少于1人,学生和家长代表占比不得低于80%。选用组织设立组长(召集人)1名,副组长或监督员2名, 组长应有高度责任感、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水平。组长人选由学校从学校管理人员代表中进行推荐。组长应对进入选用组织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选用组织的职责任务。选用组织实行自主决策、民主协商,遇到分歧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策。每次商讨会议决策形成会议纪要,并向家长、社会公开。

(四)确定选用模式

选用组织征求所有有校服购买意向的家长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校服选用模式。校服选用模式确定后,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并向家长、社会公布。

校服选用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选用组织按照流程自主确定供货企业。二是选用组织按照流程初选出2-3家企业,再组织所有有校服购买意向的家长投票确定供货企业。三是选用组织委托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招标确定供货企业。

(五)展示展评

模式1.选用组织自主确定供货企业模式。

1.选用组织制定校服采购方案和采购信息,在专业采购平台、学校或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学校公告栏、家校联系群等多渠道上公开发布。

2.选用组织对报名企业进行资格审查,深度调研,核实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社会信誉等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最优的2-3家企业。

3.选用组织通知筛选出的2-3家企业,准备样品和报价等相关资料,按规定时间到现场评比。

4.选用组织全体成员一人一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供货企业,得票数最高者为供货企业(供货企业得票数应超过投票数的一半,如参评企业得票数均未超过投票数的一半,则由得票数排前两位的企业进入第二轮投票,得票数超过投票数一半的确定为供货企业)。

以上4个环节要形成完整纪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并向家长、社会公布。

模式2.选用组织组织所有有意向购买校服的家长投票确定企业模式。

1.选用组织制定校服采购方案和采购信息,在专业采购平台、学校或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学校公告栏、家校联系群等多渠道上公开发布。

2.选用组织对报名企业进行资格审查,深度调研,核实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社会信誉等信息,从中筛选出最优的2-3家企业。

3.选用组织通知筛选出的2-3家企业,准备样品和报价等相关资料,按规定时间提交。

4.选用组织制作、发放家长投票资料,组织所有有意向购买校服的家长进行投票,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得票最高者确定为供货企业。(投票家长数应不低于有意向购买校服家长总数的90%,供货企业得票数应超过投票数的一半,如参评企业得票数均未超过投票数的一半,则由得票数排前两位的企业进入第二轮投票,得票数超过投票数一半的确定为供货企业)。

以上4个环节要形成完整纪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并向家长、社会公布。

模式3.选用组织委托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招标确定企业模式。

1.选用组织和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沟通选用需求、注意事项、质量要求、价格区间、服务要求等事项,并由学校和招标代理机构签订委托合同。

2.选用组织审查招标代理机构制作的招标文件,确认无误后,由招标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

3.选用组织选派代表作为采购人代表,参与评标工作。

4.招标结果报选用组织确认。

以上4个环节要形成完整纪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并向家长、社会公布。

(六)公示选购结果

对拟确定的供货企业名称、款式、质量要求、采购价格、服务年限、售后服务要求等事项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七)签订采购合同

公示期间无异议,或相关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后,由学校与供货企业签订校服采购合同(服务年限应保障新生家长选择权)。采购合同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并向家长、社会公布。

(八)校服费用收付

校服费用的收付按江西省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有关规定执行。学生家长自愿购买校服,缴费方式采取“赣服通”教育缴费平台自主缴纳。学校不得违规截留、挪用、挤占校服费用,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代收校服费用,并应及时公开校服费用收支情况。

(九)检查和验收

按照《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检总局第178号令)规定,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和记录制度。要按照合同约定,通过批量发货前随机抽样或日常零星购买抽样的方式,重点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报告原件及成衣质量标识,每个批次和样式的校服各抽取2套(件)留样封存,作为必要时送检的样本。质量检测报告需向家长、社会公布。

(十)评估和总结

选用组织对整个选购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对不足的地方加以分析,以备下一次改进。将选购各环节相关资料(如会议纪要、选购资料、检验报告、验收报告、投诉处理等)存档备查,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选购活动总结,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监督。

六、有关要求

1.坚持民主自愿原则。在校服选购工作中,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操作、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校服选用采购应秉持“适宜、实用、够用”原则,合理确定校服种类、款式、套数。征订校服类型和套数要切实体现学生家长意愿,坚决杜绝高端化、奢侈化现象。

2.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校服的供应和验收实行“明标识”制度,所有校服应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GB/T 31888-2015 标准所列的全项目。在校服选购工作中,如发现校服质量问题,要第一时间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妥善处理,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加强统筹,督促校服供货企业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为学生购买校服提供便利。

3.严守责任廉洁关。在校服选购工作中,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对参加展示展评的校服企业资格和评分标准等方面设置歧视性条件,严守廉政底线,严禁发生违反程序、收取回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纪违法行为,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校服选购和费用收付。

赣县区第二中学
2025年2月20日

内容来源:赣县区第二中学